2007年12月15日 星期六

☆生質能源☆

1.豬糞也能變成生質能
節錄內容:
豬糞用來發展生質能。為解決畜牧廢水對河川的污染,環保署推動養豬廢水資源化,將豬的糞尿轉化為生質能源,由源頭進行污染減量,並且希望能減少甲烷之溫室氣體排放。環保署表示,畜牧廢水有機質含量高,其廢棄污泥經過適當處理,可轉化成有用的生質能。
讀後心得:
看完此篇文章,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沒想到一般認為是廢棄物的豬糞,也可以利用來作為能源。如果可以這樣子發展下去,不一定我們將來可以發展出除了化石能源之外的能源,減少環境音化石燃料所形成的破壞。

2.生質能源廠 供地契作白油桐
節錄內容:
世界生物能源公司落腳彰濱工業區,規畫提煉白油桐當作原料,生產生質柴油,縣府也有意在受汙染農地上試種,向受汙染農地租地栽種白油桐,但其考量白油桐為外來樹種,該局擔憂對植物生態帶來浩劫,並不同意將其納入平地造林的樹種。
讀後心得:
如果有一個可替代能源的話,對環境是一種幫助。只是白油桐是外來種,所以可能在對環境有幫助之前,會造成環境的破壞,影響環境本身的物種,造成傷害。所以要好好考慮引進外來種製造生質能源,會造成的影響。

3.生質柴油來源 廢食用油跟能源作物
節錄內容:
生質柴油所添加的1%生質能源目前還是從國外進口,未來國內生質能源的生產製造來源有二,從廢食用油跟種植能源作物提煉。生質柴油來源就是能源作物,這是由農委會進行規劃,利用台灣休耕農地種植大豆、向日葵、及油菜三種能源作物進行提煉生質柴油。
讀後心得:
這又是一篇有關於生質能源的文章,現在政府積極的發展生質能源,希望將來可以有新能源代替現在的石化燃料,減少環境的污染,大氣層的破洞.....等等之類的。

4.生質能源 原生甘藷翻紅
節錄內容:
農委會農糧署推廣大豆、向日葵作為生質能源作物後,今年也要在桃園縣農田推廣種甘藷。甘藷可產製生質酒精,摻配在汽油中,就可替代部分汽油;不過原生種的甘藷母株缺貨,一期作只能先培植種苗,二期作再全面推廣。桃園縣農業發展局長陳麗玲表示,市面上食用甘藷,不符生質能源要求,而原生種甘藷,塊莖長得粗大,才能提煉出能源。
讀後心得:
全台有許多可以使用的休耕農地,如果用來發展生質能源的話,應該是一舉數得的。可以使用休耕農地,不荒廢農地,又可以生產能源,所以政府應該積極的開發一些生質作物來產生生質能源。

5.認識生質能源─訪問台大生技系楊盛行教授
節錄內容:
生質能(biomass energy或bioenergy)指的是利用生質物(biomass)為原料,經轉換所產生之可利用能源。生質物,主要如植物、藻類以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而生長,過程中會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而後我們把這些植物,經由轉化製成「生質酒精」或「生質柴油」來當作燃料使用,燃燒之後又二氧化碳釋放於大氣中,由於並不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淨排放,因此被視為再生能源的一種。相較於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可視為一種「消極的」二氧化碳減量──至少沒有增加。台灣目前蕭條的農業來說,能源作物的進入,實在是提供了另一條生機,一方面可以解決大量休耕地逐漸荒廢的問題;在受到工業重金屬污染的農地,也利用能源作物不會進入食物鏈的特性,利用植物來吸收移除污染物,使污染地或的重生;另一方面農民未來不僅可以生產有機食品,還可以生產再生能源,成為整個社會的能源生產者及原料供應者,並且對溫室氣體減量做出貢獻,降低國際間碳稅交易的威脅,可說是一舉數得。
讀後心得:
讀完此篇文章,更了解生質能源是什麼。知道了生質能源可以為環境帶來什麼幫助,以及有什麼作物可產生所謂的生質能源,政府如果可以持續的發展下去,能尋找出所謂的生質能源來代替石化燃料的話,不僅可以
解決現在能源危機的窘狀,還可以減少石化燃料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28662
http://e-info.org.tw/node/18776
http://e-info.org.tw/node/24254
http://e-info.org.tw/node/27055
http://e-info.org.tw/node/23990

☆地理作業-氣候異常《35~51》☆

陳怡憲 35號 http://b9632035.blogspot.com/氣候異常
劉美君 37號 http://b9632037.blogspot.com/氣候異常
陳旻萱 38號 http://b9632038.blogspot.com/氣候異常
徐靜怡 39號 http://starred-sky.blogspot.com/無
方文邑 40號 http://b9632040.blogspot.com/聖嬰現象對環境的影響
陳柏全 41號 http://b9632041-blog.blogspot.com/氣候異常
謝孟君 43號 http://b9632043.blogspot.com/氣候異常
羅玉珊 44號 http://BLCSHAN.blogspot.com/氣候異常
黃芊微 46號 http://weiwei0127.blogspot.com/氣候異常
邱德誠 47號 http://doggy59rich.blogspot.com/氣候異常
張佩玉 48號 http://b9632048.blogspot.com/氣候異常
楊雅儀 49號 http://b9632049.blogspot.com/氣候異常
張力云 51號 http://xu4mp617.blogspot.com/氣候異常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氣候異常☆

1.美國東北部4月冰雨暴雪和狂風肆虐
節錄內容:
冰冷的雨和呼嘯的風周日襲擊美國東北部,紐約州北部和佛蒙特州北部被罕見的4月雪覆蓋,導致多個航班延誤,當地的急救人員也都進入戰備狀態。美國東北部地區典型的風暴肆虐肯塔基州和西維吉尼亞州,將樹木連根拔起,並導致停電後,還為紐約市帶來創紀錄的大雨,在新英格蘭沿海地區拉響洪水警報。NWS表示,紐約州北部、賓州、佛蒙特州及新罕布什爾州部分地區到周一早上為止,可能會有30厘米厚的降雪。麻州西部可能也會有雪--該州的樹木已經長出花蕾,此時下雪非常罕見。
讀後心得:
看完此篇報導,我覺得世界氣候漸漸變得異常,很可怕。原本不會下雪的時節,開始會下雪,原本不會降雨如此頻繁的地區,變的常常下雨,真不知道我們的世界是怎麼了?

2.全球氣候異常 新加坡出現7月雪
節錄內容:
近來全球氣候異常,歐洲多國氣溫升高到攝氏40度,熱浪造成多人死亡,英國則慘遭豪雨水災肆虐,現在連亞洲的新加坡都出現7月雪的反常天氣。新加坡接近赤道,向來四季如夏,近日連日降雨,而且從27日開始就豪雨不斷;日前在雨中竟然夾雜著雪花,讓居民驚訝不已。當地媒體報導,這個雨中飄雪的奇景大約持續了10分鐘,隨後雨勢減弱,雪花也消失。以當地的氣候來說,只有在海拔5000公尺以上的地方才會出現冰雪,因此新加坡出現7月雪確實讓人驚訝。
讀後心得:
如同上一篇所說的,這又是一個氣候異常的現象。歐洲原本是中高緯度的地區,卻有熱浪來襲,導致許多人死亡,然而新加坡是低緯度地區,卻下起雪花,這一切都令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全球的氣候異常,已經漸漸浮上檯面了。慢慢的人們意識到氣候的異常,才發現自己做了許多傷害地球環境的事情,希望我們所做的補救措施,能夠真的有用。

3.中國7月發生 8大罕見極端氣候
節錄內容:
一、淮河:降水量僅次於1954年 二、重慶:115年來最大降水 三、濟南:一場暴雨43人殞命
四、雲南:暴雨引發地質災害 五、烏魯木齊:降雨創新高 六、福州持續高溫創百年歷史記錄
七、江西遭遇50餘年來最嚴重旱情 八、暴雨龍捲風奪命141人
讀後心得:
又是一篇氣候異常的報導,讓我了解到氣候異常是全世界的事情,不單單只有發生地點國家的事而已,要如何防止氣候持續惡化,是我們現在所急需探討的問題。

4.台東旱象 8月無水可用
節錄內容:
每年台東7月的雨量都有500~600毫米,但今年卻4毫米不到,8月再不下雨,民眾就要面臨無水可用的窘境。如果這種高溫不下雨的天氣再持續10天,整個台東地區,都有缺水的危機。往年台東地區,梅雨季節都會帶來豐沛的雨量,夏天也會有颱風,但是今年異常的氣候,使得台東縣境內河川乾枯見底,現在只能祈求老天爺趕緊下雨,解決困境。
讀後心得:
這是氣候異常對台灣的影響,台東地區今年夏季雨量不如之前所預期的多,導致農作物、農民,大受其害。發生在台灣本島,感覺就比看國外新聞來的貼近些,更能體會氣候異常所帶來的災害。

5.強烈旋風襲孟加拉 受害人數破千
節錄內容:
強烈旋風西達,16號上午以每小時250公里的速度橫掃孟加拉南部,西達挾帶的狂風暴雨在海上掀起5公尺高的巨浪,造成當時在海上作業的上千名漁民失蹤, 生死未卜。中歐的維也納,16號降下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短短幾小時就造成積雪高達50公分,導致上千輛汽車受困在首都維也納的高速公路上,動彈不得。當天東歐國家波蘭的南部,也出現大雪,導致許多重要幹道因為路面溼滑被迫關閉,交通大受影響。
讀後心得:
近幾年來的氣候異常,漸漸被人們所重視,人們開始去探討,為什麼氣候會變異常,大部分都將矛頭指向於〝溫室效應〞、〝全球暖化〞,如何減少氣候持續的惡化,目前各國是通過減少排放二氧化碳,來看是否可以紓解全球氣候惡化的窘境,希望真的可以趕快將氣候調回原來的模樣。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美國東北部4月冰雨暴雪和狂風肆虐 07.04.16
http://e-info.org.tw/node/21577

環境資訊中心>全球氣候異常 新加坡出現7月雪 07.07.31
http://e-info.org.tw/node/24912

環境資訊中心>中國7月發生 8大罕見極端氣候 07.08.02
http://e-info.org.tw/node/24985

環境資訊中心>台東旱象 8月無水可用 07.08.03
http://e-info.org.tw/node/25026

環境資訊中心>強烈旋風襲孟加拉 受害人數破千 07.11.17
http://e-info.org.tw/node/28282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地震報導-心得☆

1.日本近百萬民眾參與〝大地震〞防災演習
節錄內容:
全世界大約有百分之二十的大地震發生在日本,日本民眾經常生活在「大地震」的恐慌之中。過去兩天,日本列島曾經發生三起中度規模的地震。日本東京都當局在今年三月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儘管日本政府要求所有建築物必須要能夠耐震,如果發生規模七點三的強烈地震,預估將會有五千六百人死亡和四十四萬棟建築物損毀。
讀後心得:
讀完之後知道由於日本位於地震帶,因此容易發生地震。日本政府期望將地震來臨時,能夠將傷亡降到最低,所以要求建築物,能夠抗震,防止因建築物倒塌所引起的死傷。

2.台灣強烈海底地震 引發亞洲海嘯警戒
節錄內容:
美國地質調查所的報告指出,台灣最南端外海分別發生規模七點一和七點○兩次強烈地震。日本氣象廳表示,這次海底地震所引發的高達一公尺海嘯可能會侵襲菲律賓,設在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也警告週邊國家提高警覺。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在其網站上表示,「如此規模的地震,有時會引發可能對距震央一百公里範圍內沿岸地區構成破壞的局部性海嘯。震央週邊地區當局應留意此種可能性,並採取適當防範措施。」
讀後心得:
由於2004年底所發生的印尼大海嘯的關係,現在的人們,對海嘯,多了一份恐懼。地震發生在外海,會引起海嘯,震央100公里範圍之內都會有海嘯,這次的地震僅僅在台灣外海的23公里處而已,仔細想想,還滿可怕的,一但發生海嘯,有鑒於印尼的災害,那會是十分可怕的。

3.印尼建築師推廣彈性建築 避免地震造成傷亡
節錄內容:
災區民宅是以竹子或其他有彈性的建材組成,許多人也許能逃過上個月的致命地震。五月的地震搖憾了中爪哇及日惹。 他告訴法新社說:「這場地震中有許多罹難者,死因都是遭到倒塌的磚牆壓斃。」 普拉沃特說,許多遭到摧毀或損壞的民宅都是水泥磚造,特徵就是少有強化措施,可以抵擋地震震波。木造建築有彈性,可以吸收震波。地震發生時,有推及拉的力量。每一個接合處都應該能抵擋這種力量。
讀後心得:
印尼也是位於在地震帶上,所以常常會發生大地震,竟然發生地震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如何減少更多的傷亡便是人們可以加強預防的。看完此篇報導,了解原來竹子及其他有彈性的建材,可以降抵地震來臨時的損傷。

4.去年南亞大地震受災生還者再度面臨嚴酷冬天
節錄內容:
南亞地區的大地震已經過了一年,雖然災區重建工作有一些進展,但高達六萬名劫後餘生的災民依舊只能呆在簡陋的帳篷內,面對即將來臨的另外一個酷寒的冬天。巴基斯坦地震重建復原當局執行長沙林姆告訴法新社:「與去年剛剛發生地震後的情況比較,今年我們比較有充分的準備度過即將來臨的冬天。」然而,在穆札法拉巴德放眼所及,四處依舊是成堆的瓦礫堆,所有重建工作完全沒有進展。直到上個月,日本的工程師才替他們草擬完成一個新城鎮的計劃。這引發地方民眾的不滿。
讀後心得:
看完此篇報導,感到十分的氣憤,政府官員自己過的好就好了阿,根本不在乎人民的疾苦。人民的重建工作尚未完成,更可能尚未開始,政府官員卻可以睜著眼睛說瞎話,感覺很差勁。人民是組織政府的重要角色,所以要趕緊的加快腳步,讓人民都可以回到地震前的生活。

5.預測地震難度高 專家稱宛如猜謎
節錄內容:
地震學家和專家表示,預測地震就像預測人的生命有多長或投資股市,雖然手中握有資料,多數情況下仍只能猜測。所有狀況都受到監控。但地震來得完全沒有預兆。我們甚至試著將地震前的資料重新運算一次,卻沒有任何發現。轟然一聲,地震就發生了
讀後心得:
發生地震常常是不可預知的,就是由於地震的發生不可預知,才會造成這麼多傷亡。所以如果將來能夠知道地震什麼時候發生,發生在什麼地點,一定可以降抵很多很多災害的。

☆綜合地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澳洲--凱恩斯 大堡礁☆

☆澳洲--凱恩斯 大堡礁☆

地圖
<



絕對位置

146°47'58.81'E,18°21'04.58'S

相對位置

堡礁位於澳大利亞的昆土蘭的東邊

大堡礁

大堡礁,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位於南半球,靠近澳洲的東海岸線。全長共有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有2900個大小珊瑚礁島,自然景觀非常特殊。大堡礁的南端離海岸最遠有241公里,北端較靠近,最近處離海岸僅16公里。1981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科學家在一份新報告中警告,澳洲著名的大堡礁,可能會在數十年間,因為氣候暖化滅絕。澳洲世紀報引述科學家報導,澳洲東岸被列入世界遺產、延伸三十四萬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大堡礁將滅絕。世紀報指出,這份評估包含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今年稍後將發表的大型國際報告中。這份關於氣候變遷對全球影響的報告中,關於澳洲的一章警告,由於海面更溫暖、更趨酸性,大堡礁的珊瑚白化可能於二0三0年前發生。珊瑚這種像植物的生物體,會在死亡時呈白化現象,留下白色石灰殘骸。

澳洲旅遊-大寶礁地 凱恩斯簡介 (Cairns)

凱恩斯不單只是一個繁華的城市, 也有原始的一面. 你可以利用凱恩斯作為你昆士蘭省旅遊的起點, 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地的活動多不勝數, 例如: 乘船出海到舉世知名的大堡礁體驗海底珊瑚世界, 作浮潛或深海潛水, 都能令你無比暢快;連續在激流中泛舟, 騎馬奔馳林野, 搭乘熱氣球從天空俯看凱恩斯/大堡礁的美景, 高空彈跳,獨木舟, 水上飛機等多種驚險刺激的活動. 只要你有膽子, 這裡絕對是你尋求戶外刺激的天堂.

澳洲凱恩斯/大堡礁 熱帶雨林與海岸的完美結合


由凱恩斯開車往北行到道格拉斯港及以北. 探索熱帶雨林和觀賞太平洋岸邊景色. 美麗的岸邊風光一定能讓你大吃一驚;你也可以選擇由凱恩斯出發到古蘭度村 (Kuranda Village) ,沿途乘古老火車穿梭雨林與山區, 並參觀古蘭度的自然生態博物館及工藝品店鋪. 最後可乘吊車下平原參觀土著文化中心;如果你只想留在凱恩斯渡假的話,那裏的美食, 購物商店和夜市應有盡有, 一定能令你不虛此行, 滿載而歸.
凱恩斯城市四周滿布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 南北兩翼則是綿延數英里的銀色沙灘及盛產海洋生物的汪洋碧海, 所以凱恩斯有素有「熱帶首都」之譽. 周圍的綠島, 菲茨羅伊島及附近礁島, 均是遊客熱愛的渡假天堂. 雖然是外島, 但是海空交通卻相當方便.

澳洲凱恩斯/大堡礁溫度與氣候

凱恩斯 (Cairns) 屬於熱帶氣候, 在全年都天氣溫暖,沿岸地區特別如此. 十二月至三月的日間溫度約達攝氏31度, 五月至八月約為攝氏26度. 由於凱恩斯大堡礁全年雨量甚高, 因此四周的熱帶樹木茂盛, 即使雨水也是暖暖的! 衣著方面基本上不需太注意,帶好你的泳裝就可以了.

平均最高氣溫/平均最低氣溫

春季 29/21
夏季 31/24
秋季 29/22
冬季 26/17
澳洲凱恩斯/大堡礁地理數據

凱恩斯四周滿布著茂密的熱帶雨林,而海岸則是綿延著純白的沙灘, 湛藍的海洋與活躍的海洋動物,構成絕美景色. 北濱海灘(Norther Beaches)沿著海岸線,由Machans、Holloways, Yorkeys Knob, Trinity, Kewarra, CIlfton, palm Cove和Ellis等海灘所組成,綿延26公里.整個凱恩斯與大堡礁佔地1687平方公里, 約為新加坡的2.4倍大, 但是人口卻只有10萬左右, 其中歐美88% 亞洲2% 其他種族則為10%

澳洲凱恩斯/大堡礁凱恩斯的公路交通

世界最長的公路國道1號線(12,538公里),其起點就在凱恩斯. 國道1號在各州或其它地域,稱呼不盡相同,在雪梨則稱為太平洋公路,向西直抵達爾文. 而凱恩斯的市內道路規模, 比起澳洲其它城市來說更為寬闊.

資料來源

地圖資料:GOOGLE MAP

奇摩知識+ 真風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607031811003

澳洲自助旅遊網http://www.101box.com/au_cairns/cairns_intro_01.php?PHPSESSID=95bbb51299d6fd51e22b1732969fe888

☆約旦--佩特拉古城☆

☆約旦--佩特拉古城☆



絕對位置: 東經30.32,北緯35.44
相對位置: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的西北,西與巴勒斯坦、以色列爲鄰,北與敍利亞接壤,東北與伊拉克交界,東南和南部與沙烏地阿拉伯相連。約旦基本上是個內陸國家,亞喀巴灣是唯一出海口。
氣候:西部山地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氣候溫和。
人口:458萬(1997年)。大部分爲阿拉伯人,其中60%以上是巴勒斯坦人。
語言: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宗教:92%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信奉基督教的約占6%。

約旦簡介
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西元七世紀初屬阿拉伯帝國版圖。西元一五一七年歸屬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淪爲英國委任統治地。 一九二一年英國以約旦河爲界,把巴勒斯坦一分爲二,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建立外約旦酋長國。一九四六年英承認外約旦獨立, 五月改國名爲外約旦哈什米王國。一九四八年第一次阿以戰爭中,約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四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一九五0年,外約旦同西岸合併,改稱約旦哈什米王國。 一九六七年第三次阿以戰爭中,以色列佔領西岸。一九八八年,侯賽因國王宣佈中斷同約旦河西岸地區的法律和行政聯繫。一九九四年,約旦同以色列簽署了和平條約。 一九九五年,約收回被以佔領的約三百四十平方公里失地。


☆佩特拉〈PETRA〉☆

約旦南部的佩特拉(Petra)古城遺址的景觀在「印地安瓊斯」電影中,最後一幕就是法老的寶藏。一般佩特拉要走遍最好用三天的時間。
佩特拉是約旦人氣最旺的觀光地點,也是聯合國世界遺產榜上有名的地方。佩特拉是Nabatean人於BC3世紀,在玫瑰色岩石群中建立起來的城市,他們在岩壁上雕鑿出宮殿、神廟、墓室/住家。
此城控制著大馬士革與阿拉伯間的通商之路,也是海上絲路的中繼站(印度來的絲綢及香料經海上至紅海,再由路上運往北方,需經過佩特拉,歐洲的貨物要經海路輸往東方亦須經過此地),由於商業發達,以佩特拉為首都的Nabateanh曾一度非常強大(BC3世紀時,由於埃及托勒斯王朝與Seleucids I(統理敘利亞)交惡,商隊不經兩國領域,返由佩特拉轉運),政治獨立的局面一直維持到AD106年,終被羅馬併吞,Nabatean遷都至Bosra。


佩特拉 Petra 在聖經有多處的記載,佩特拉是希臘文Peter的轉音,彼德Peter在希臘文的意思為岩石。馬可福音3:13~16中敘述西門(Simon)改名彼德(Peter),彼德為耶穌十二門徒中第一位大弟子,耶穌勉勵彼得要如磐石般的堅硬、穩固。

佩特拉在西元前2世紀初,隨著海上絲路的開啟,佩特拉因在岩石之中,隱蔽性高且出入只有一條路,一躍而上貿易的重鎮,經營此貿易的民族為納巴提恩人(Nabataean),納巴提恩人又是從何冒出來,一冒出來即站上世界貿易的舞台,非常的有趣。

創世紀25章第12節至第13節我們可知納巴提恩人的祖先是誰,亞伯拉罕與夏甲生的小孩­–以實瑪利(Ishmael),以實瑪利生了十二個小孩,為目前阿拉伯人祖先的十二個源頭,其中的大兒子尼拜約(Nebaioth)即是納巴提恩人的先祖。

而佩特拉位置又是在哪裏,摩西的出埃及記,此段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帶領著猶太子民離開埃及,除了摩西外,尚有摩西的哥哥亞倫(Aaron)。民數記33章第39節,記述了“祭司亞倫遵著耶和华的吩咐上何珥山(Mt.Hot)就死在那裡”。

“法老的寶藏”是兩層樓的建築,上層三角楣分為兩半,中間夾了一座亭榭,亭榭正面雕著埃及的Isis神(三角楣下為亞馬遜女兵),亭榭上有科林斯柱柱頭,其上頂著一個大甕,兩半的三角楣上各棲息著一隻鷹;下層則是完整三角楣及住廊玄關。

整個建築風格融合了埃及、希臘及亞述文化。這其實是一座墓室,建於埃及托勒密王朝時期。亞述/巴比倫文化影響的法沙特街(Street of Facades),指的是墓穴區。這些墓穴或大或小,墓穴內部的地上挖有洞,單個或多個,應是放屍體的。


古城中也有羅馬劇場,沿著岩壁慢慢鑿出層層半圓形的階梯,約可坐8000人,但在半圓的空地上卻有綁畜牲的凹洞,也有類似祭壇的石堆,此處應是獻祭(舉行祭典)之處,而非一般的劇場。劇場的左前方可看到羅馬時期的法院,應是羅馬在原來Nabatean岩穴建築的前面,以”拱”堆起大片的平台,複合而成的建築。




大神殿(“Great” temple)瞧瞧,這是由美國Brown大學的考古團隊努力挖掘出來的。說明上介紹此神殿包含入口、祭壇平台、兩側廂房(Exedra),及上層的神殿本體,總面積達7000㎡。神殿本體高18m,由正面四根大柱撐起,長40m,寬28m,四周都是實心牆,這是Nabatean的建築形式,而其裝飾的風格顯示是BC1世紀末所建成的。

西元1812年,瑞士旅行者約翰.蘆文.布卡哈特(Johann Ludwig Burakhardt)先生,以祭拜亞倫的藉口,著阿拉伯裝,說阿拉伯語(當時此地統治者名義上是鄂圖曼帝國管轄),千辛萬苦在貝都因人的幫忙導引下,找到此失落5.6百年的佩特拉古城,返回歐洲後,寫下此古城的壯麗與傳奇,因此掀起了一股歐洲人的東方熱,佩特拉古城的文化促成歐洲人對東方研究的狂熱,也對納巴提恩人的文明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羅馬的後三雄爭霸,最後的海戰渥大維的羅馬海軍打敗了安東尼與克利歐佩特拉的埃及海軍,納巴提恩人也在此海域後,扮演歷史上的重要角色,原來埃及豔后克利歐佩特拉早已準備逃亡的船隻在紅海上,載滿了逃亡的物資,此事為納巴提恩人知悉(先前克利歐佩特拉曾欲干預納巴提恩人的商業利益,為此納巴提恩人謹記在心),納巴提恩人連夜趕到紅海,放火燒了克利歐佩特拉的「亡命船」,克利歐佩特拉知道被「斷後」了,最後選擇自殺一途(電影的敘述為藏在無花果中的毒蛇噬咬)。

佩特拉古城扮演從非洲的象牙、獸皮,阿拉伯半島的乳香、沒藥,印度來的香料、絲綢,東西方來的珍奇貨物,因驛站、關稅、交易,而使得佩特拉更加富有,也因富有佩特拉控制貿易的區域北至大馬士革,西至西奈半島,南至阿拉伯半島,儼然是一商業致富大國,但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恰好在希臘、羅馬與波斯、安息之間,商業國家如何在軍事大國中求生存,考驗著商業國家的生存智慧,也因為如此,在佩特拉可看到的文化影響遺址涵蓋著亞述文化、巴比倫文化、希臘文化、羅馬文化、埃及文化與納巴提恩人文化的混合體。

資料來源《奇摩知識+》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1212850 杰杰
http://blog.chinatimes.com/may.lin/archive/2006/01/20/35397.html 老夫子旅遊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祕魯--納斯卡圖騰☆

☆祕魯介紹☆



絕對位置

以"利馬"代替,西經77,03;南緯12,03  

相對位置

位於南美洲西部,北與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接壤,東同巴西毗連,南與智利交界,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大西洋。

地理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北部,西濱太平洋,北接厄瓜多,東南靠玻利維亞,南鄰智利,東與哥倫比亞、巴西為界。海岸線2,500公里。安地斯山脈縱貫全境,使中部成為高原地區。
秘魯全國的面積約有一百卅萬平方公里,分成三個主要的地帶:西部是沿海平原區,有許多大城市及工業林立的地區;中部是安德森高原盆地,也是農業的主要出產地;東部即是世界著名的亞馬遜河叢林地帶。


氣候
中部平均海拔4,300公尺,氣溫多變,西部沿海地區氣候乾燥溫和,東部為熱帶雨林區,氣候酷熱潮濕,盛產木材。 首都利馬屬亞熱帶沙漠氣候,受南太平洋寒潮之影響,潮濕而終年少雨。夏季(12月─3月)平均氣溫攝氏23─ 25 度,冬季(4月─11月)平均約攝氏18度,春秋兩季不明顯。

人口
秘魯全國約有二千五百萬人口。為南美第三大國。首都利馬約有八百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三份之一,其他幾個大城市也有五十至六十萬人。人口分佈包括有:高原人口佔51%,平地人口佔3%,混血兒(歐洲人與美洲印第安人的混血兒)有32%,白種人(主要是西班牙裔)佔12%,其他人種只有2%,其中包括日本人與中國人。全國60%人口居住西區,也是重要礦、牧業區。秘魯國民教育水準頗高,有87%能書寫及閱讀,主要言語是西班牙語及當地印地安人的言語,除此之外,國中有九十二種方言之多。約80%以西班牙語為主,大部份的印地安人會操西班牙語和印地安語兩種語言。其他大部份人都是用自己的方言為主。

秘魯是一個宗教自由的國家,但因為早期受天主教的影響,人民多信仰天主教,所以國內天主教的勢力頗強。近年基督教福音派差會也差派了不少的宣教士到秘魯開荒植堂,都有很好的發展。各方的異教異端也不甘後人,差派許多人到此地來工作,使那些沒有根基的信徒受到極大的迷惑。

☆祕魯--納斯卡圖騰☆

無解的謎題-納斯卡線Nazca Line

納斯卡這個小鎮位於利馬的東南方,由利馬至此地,途中須翻越一片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納斯卡原本和其他的祕魯小鎮一樣沒沒無聞,但由於納斯卡線條圖而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到此造訪,而城北的草原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學謎題之一。

納斯卡線條圖是一系列動物的幾何圖形和鳥類的素描,包括一平方公里的巨大臺形,三角形,翅膀長達120公尺的鳥,70公尺長的鱷魚,50公尺長的魚,46公尺的蜘蛛、猴子、狗、鸚鵡、蜂鳥、漩渦、人形等,並有許多的花卉圖案,圖形的尺寸可達300公尺。

由於此地氣候乾燥,完全不下雨,再加上吹著可淨化卻不會使草原消失的特殊風,因此這些線條得以保存達兩千年之久。由於這些圖案都很大,因此在地面上無法感覺出這些圖形,搭乘觀光飛機從空中鳥瞰是最受歡迎的活動。至於圖形是誰畫的?何時畫的?為什麼要畫?都是現今仍無法解答的謎題。

Lady Of Nazca瑪麗亞‧雷奇(Maria Reiche)是一位德國籍的數學家兼考古學家,她將畢生投注於那斯卡線巨大圖形的研究,保護圖形遭人為破壞不遺餘力,因此被尊稱為「納斯卡女士」。瑪麗亞‧雷奇於1940年隨著德國外交官到達祕魯,當時她是外交官兒子的家庭教師。當她第一次認識壯觀的那斯卡線即受震撼,進而投入畢生的精力研究那斯卡線。她開始測量這些幾何圖形的尺寸、清除干擾圖形的雜石,之後極為擁護那斯卡線是巨大天文曆法的說法。她認為這些線條是依天文行星的運行路徑及星群的狀態,而畫以供農夫栽植農作物使用。瑪麗亞‧雷奇於1998年逝世,享年95歲。


那茲卡位於南美洲祕魯境內。那茲卡的大地畫是距今約六十年前,偶然被飛掠上空的飛行員所發現。那茲卡文明繁榮於西元前二○○年左右至七○○年,在那茲卡地方發現許多畫有鳥、魚、怪獸或神等圖案的土器,一開始研究那茲卡文化,是以發掘出的土器和埋葬物為資料,地上畫是飛機發達以後才偶然被發現的。圖形是寬20~50公分非常正確的直線,無限延長達數十公里,有1平方公里的巨大臺形、三角形、翅膀長達120公尺的鳥,70公尺長的鱷魚、50公尺長的魚,46公尺的細蛛、猴、狗、鸚鵡、蜂鳥、漩渦、人形等散佈在大平原上, 像這種直線,幾何學模型、動物圖案都非常大,走在地上絕對無法感覺出來的這些圖形,是誰繪的?為何目的?何時描繪?至今仍是個謎。

現在以線交又地方所發現的木片推測,製作時代為B.C.252土80年,構成方法則有點像是用鍬(耕田用的那種大鏟子)來挖成的。令人不解的就是,在那茲卡高原上,附近地區既沒有高山,於當時也不可能有飛機可以搭,如果說這些圖形是做來給自己人觀看或觀賞用的話很說不過去的,更何況說不定畫圖的人也應該很難看的出自己正在畫的圖形是長成什麼模樣。

地上的圖形因與出土土器上之圖形十分酷似,可確定秘魯的古代民族是個農耕的族,由於農耕生活必須對氣候、天氣有相當經驗的累積,因而使得天文學非常發達,這可從遺跡與發掘物中得到某種程度的證明。畫在地上的東西是巨大的天文日曆、或是為了觀測星星而畫的東西,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臆測,但缺乏肯定的證據,沒有文字的文化神秘性也就是在此。從空中鳥瞰那斯卡平原,可以看到平原上有很明顯的水流過痕跡,但此地整年的雨量幾乎等於零,依據推測理應該是這個地區上面較高的地方曾下大雨,無數水流橫切平原,才會造成痕跡,這也是謎團之一。
 
關於那茲卡大地畫:
1.從距離地面五百公尺左右的高空來眺望大地畫時,看得最清楚。
2.有種傳說,那 茲卡人是坐熱汽球來眺望大地畫。
3.那 茲卡的第大地畫都是以「一筆畫」(一條線畫到底)的畫法所畫成的。
4.線狀的大地畫,直線與太陽、月亮和星星的升降有關係。也許是祭祀星神的天文圖。
5.也有人猜測,這以前是外星人的著陸基地。那 茲卡人為了喚引外星人,所以畫了這 些圖案。也就是說,大地畫是給外星人的著陸信號圖。
6.還有一種說法是那茲卡圖案是由巨人所雕刻。

☆問與答☆

納斯卡線到底做什麼用的?

這問題,恐怕連考古學家都沒辦法給出答案,因為到現在為止,納斯卡線為何存在還沒有定論,曾經被拿出來討論的說法包括:
•它與天文學有關,紀錄天上星座或四季節氣。
•它是古代灌溉水道的遺跡。
•它是祈雨儀式的遊行步道。
•它是獻給神祇觀賞的禮物。
•它是外星太空船起降的跑道、機場和指引標誌。

納斯卡線在哪裡?

納斯卡(Nazca)是秘魯南部的一個小城市,位於南美洲西側。琳瑯滿目的神秘古代圖騰,就散落在納斯卡城近郊的大草原上。

納斯卡線有多大?

數不清的奇怪圖案和直線,分佈在22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最大的圖案超過 300公尺 ,直線最長則超過 一公里 。因此只有從 空中鳥瞰才看得出它們的組織,在地面上行走,只會以為那是人行步道而已。

納斯卡線有多老?

根據考古測量,這些圖案線條並不是在同一時間創造的,而是從西元前100年到西元700年之間陸續完成的,最老的已經有 2000多歲囉。

那麼為何長久以來這大地的圖案未受破壞?

最大的原因在於此地氣候乾燥,幾乎不下雨。20世紀建造的泛美公路穿越了大草原區,開始帶來了破壞,但與此同時,考古學家細心清理覆蓋其上的瓦礫植被,也讓更多圖案清晰起來。
納斯卡線有哪些圖案?

嗯,我們台灣人發明的納斯卡線是一個圓規,但真正躺在南美草原上的納斯卡線樣子可多囉!
包括蜂鳥、禿騖、猴子、蜘蛛、壁虎、鯨魚、蛇、鳥、樹根、花、人、幾何圖案如螺旋、 三角形、長方塊……等。到底這些動植物代表甚麼意含?又是另一個未解之謎。


誰創造了納斯卡線?

最浪漫的說法,當然是外星人。但比較可靠的說法,則是古代的納斯卡人,在這個區域,考古學家挖掘出許多高度古文明的建築、墓地和陶器,顯示這裡曾有高度的文明,有能力建造這樣的圖騰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這個地區長年乾旱,納斯卡人的信仰可能跟水神或雨神息息相關。

誰發現了納斯卡線?

雖然納斯卡線的存在已經上千年了,但直到1930年代有飛機飛過秘魯上空,才開始被注意到。第一批展開研究的是美國的考古學家,幾十年來透過地面探勘和空照圖片逐一發現納斯卡線越來越龐大的規模,直到今年 (2006)四月,日本的考古隊還公佈他們找到一個新的納斯卡圖案。

納斯卡線是怎麼做成的?

雖然有人將納斯卡線和外星人扯上關係,但它的製造技巧倒是簡單得出奇­—將草原表面的深色土壤挖掉,露出下面比較淡的土壤,並用小石頭圍在邊緣強化。有人可能會質疑為甚麼線條可以這麼筆直,其實只要幾條細繩和幾根木棍子,誰都可以在幾小時內創造出完美的直線和弧形。 較為讓人不解的是,這些要從空中才看得出來大型圖案,古代納斯卡人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呢?他們又看不到自己的成品。

資料來源




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

☆印度--孟買☆

☆印度第一大港口--孟買☆

印度介紹☆

絶對位置
赤道以北,北緯8度4分~37度6分,東經68度7分~97度25分。
相對位置 
西北部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北部與中國,不丹和尼泊爾接壤,東部與緬甸接壤,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東部是孟加拉國。印度南部是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和印度尼西亞等的島國。
氣候
屬熱帶季風氣候,氣溫因海拔高度不同而異.北部溫度適中涼爽,南部亞熱帶氣候,炎熱多雨。

地形
印度位於印度次大陸,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在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其中就有海拔8,598米的印度最高峰康城章加峰)、中央平原(Indo-Gangetic Plain)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多條河流發源於或流經印度,例如有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亞穆納河、戈達瓦里河以及奎師那河(Krishna River)。印度河上流的一小段也位於印度境內。印度屬熱帶季風氣候,氣溫變化較大。

人口人種(宗教)

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今天的印度人口結構主要以語言、宗教以及種姓來劃分。印地語是全國的唯一官方語言,但不同的州和地區還有其他16種不同的半官方語言,包括了:達羅毗荼語系5 種語言:馬拉雅拉姆語、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卡納達語、孔卡尼語 印度-雅利安語支10 種語言:馬拉地語、烏爾都語、古吉拉特語、奧里亞語、旁遮普語、阿薩姆語、克什米爾語、信德語、尼泊爾語、梵文 漢藏語系一種語言:曼尼普爾語 另外登記的還有超過1,600種語言。

英語依然廣泛使用於法律和政府機關。雖然83%的人口是印度教教徒,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回教國家。其他的宗教團體包括了基督教、錫克教、耆那教、佛教和祆教。印度的種姓制度反映了印度的宗教繼承觀念。傳統上,印度一共由4個主要的階層(varṇa)。雖然印度經歷了經濟的現代化以及有關禁止歧視以及結束階級結構的法律的制訂,種姓制度在印度依然十分重要。

☆孟買--印度西部門戶☆


印度 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買(Mumbai,1995年11月,印度政府將孟買的英文由 "Bombay" 改為 "Mumbai")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重要交通樞紐,素有印度“西部門戶”之稱。

“孟買”一詞來源於葡萄牙文“博姆·巴伊阿”,意為“美麗的海灣”。1995年11月22日,印度聯邦政府已決定將其英文拼寫改為 "Mumbai" 。孟買臨阿拉伯海,原為阿拉伯海上的7個小島。16世紀初,古吉拉特邦蘇丹將此地割讓給葡萄牙殖民者。1661年 又被作為葡萄牙公主的嫁妝轉贈給英國,後經不斷疏浚和填充,成為半島,並築有橋梁和長堤與大陸相連。

孟買市區背依青山,面臨大海,廣闊的海濱沙灘和幽靜的街頭花園,使市容典雅秀麗。在月牙形的海岸上,一座座新式的高樓大廈和舊式樓宇交相輝映。入夜,華燈耀彩,金光萬點,使孟買又有“皇后項鏈”的美稱。

孟買市中心的維多利亞花園建於1861年,園內有動物園、維多利亞和阿爾培博物院以及一具發掘出來的大石象。阿拉伯海之濱的“印度門”,是為紀念英國國王喬治五世1911年訪印在此登陸而建造的。這座古吉拉特式的宏偉建築,兼有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建築特色,頂部4座塔樓遙遙可見,現已成為孟買市的標誌。市內的威爾斯王子博物館內藏有很多珍貴名畫、中國玉石和陶器。

孟買不僅有印度教的廟宇,還有許多清真寺和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其中有喬帕蒂海灘附近的巴布勒納特古廟、布胡勒什瓦市場的穆姆巴德維廟和供奉富貴之神的馬哈勒薩米寺等。市東南6公里處的埃勒凡陀島上還有西元7世紀興建的供奉印度教3大神之一濕婆神的石窟廟宇。每年在季風變換,雨季快要結束時,印度教徒都要到象頭神(智慧之神)的誕生地孟買海灣歡度象神節。

朝聖者抬著濕婆、雪山神女和他們的兒子象頭神的像,在街頭遊行,縱情狂歡。

孟買市有亞洲最長的首飾街“黃金市場街”,這裏經營金銀珠寶的大小商鋪鱗次櫛比,店店相連。陳列各色金銀首飾的櫥窗琳瑯滿目,進出孟買的旅客和遊人都要來此選上一兩件稱心的首飾。

孟買是印度紡織業的發源地,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出口港之一。各種印度花布、麻紗,大多從這裏輸出。孟買也是印度的經濟中心工業基地。孟買的工廠數目佔全印度的15%,紡織工廠佔40%。


孟買〈Bombay〉,是馬哈拉希特拉省的首府,與奧蘭加巴在同一省區,卻是完全不同的城市,可說是個人種的大熔爐,國際色彩極為濃烈的摩登城市,新舊混合、中西合壁。


資料來源

地圖來源:GOOGLE MAP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加拿大---渥太華☆

☆渥太華之基本介紹☆

加拿大首府 -- 渥太華(OTTAWA)

絕對位置
西經 75~42 ;北緯45~25
相對位置
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位於渥太華河南岸,與魁北克省隔河相望,與對岸的荷爾(Hull,屬於魁北克省)市連成一大片城市區域,稱為渥太華。
人口數
城市人口達到107萬人。

渥太華介紹
渥太華的地理位置方便了居民通往多倫多市(Toronto)、蒙特利爾(Montreal)及美國(U.S.),可以說是個四通八達,交通相當方便的一座城市。   

渥太華是加拿大的政治中心,國會山莊的國會大廈蘊含著古老的歐洲風格,是加拿大及渥太華市的象徵。所有有關政務的事項,都必須交由國會山莊決議與通過才可以施行。由此可見,國會山莊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每年7月1日,莊嚴的國慶閱兵式就在國會大廈前舉行。夏日的清晨,涼風習習,在國會大廈前可以觀看到皇家禁衛軍的換崗操練儀式。夜晚,國會大廈前的廣場上,徹夜不滅的篝火伴隨著優美的音樂,給參觀者及乘涼者以極大的享受。   

這座城市風景秀麗,氣氛寧靜,文化氣息濃郁。秀麗的裡多河(Rideau Canal)橫貫全城,為首都平添了幾分秀色。它也是首都重要的旅遊資源,春、夏、秋三季可乘船遊覽觀光,冬季,冰上健兒可以在此一展身姿。每年深冬,著名的冬季狂歡節(Winter Carnival)就在結冰的裡多河上舉行。冰面上,各色的滑冰服穿梭來去,形成五彩人流。裡多河邊幾處公園中,屹立著嚴冬賜予人們的各式藝術品——除了獨具匠心、玲瓏剔透的冰雕外,還有巨大的、憨厚雄渾的雪雕。雪雕是用機器把雪壓實,形成巨型的硬雪塊後再切割雕琢而成。   

渥太華的冬天不像其他城市那樣有溫度的波動,她是從頭到尾被嚴寒覆蓋,直到次年春天。渥太華的兩所高等學府——渥太華大學 (Ottawa University)和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就位於裡多河岸邊,風光秀麗,學術成就卓著。此外,渥太華還有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如加拿大國立美術館、國立航空博物館、加拿大文化博物館(Civilization Museum)、自然博物館等,構成了渥太華的又一人文景觀。還有中央實驗農場、賈天奴公園、以及最新的賭場,都是吸引旅遊者的景點。    
這裡是鬱金香的發源地。每年5月,渥太華都舉辦鬱金香節,屆時能看到五顏六色怒放的鬱金香。這是二戰後荷蘭女王為了紀念二戰中加拿大軍隊從法西斯手中解放荷蘭的答謝之禮。形態可掬的鬱金香爭奇鬥艷,徜徉在鬱金香的世界,讓人如醉如癡。    


渥太華市有很多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其中著名的一些博物館有:文明博物館、自然博物館和科技博物館;美術館有:加拿大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和渥太華美術館(Ottawa Art Gallery)等等。除此之外,近年來流行音樂及夜生活也相當的普遍。    

在戶外活動方面,這裡有包含著各式各樣不同的運動,例如:划船、騎腳踏車、高爾夫、滑雪和泛舟等等。所以,渥太華市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它不只擁有古色古香的建築物,還有時下流行的風俗及潮流。   
該市經濟來源之一是旅遊業,主要得益於渥太華是首都之故。每年觀光客約250萬人,遠遠超過渥太華本市的人口總數,成為渥太華經濟的一大支柱。此外,商務觀業的興起,使渥太華成為加拿大第三大會議中心。以政府服務業這一「無煙工業」取代傳統的木材、紙漿業,是加政府的成功之舉,它使渥太華這座「寒冷的都城」空氣清新、風光旖旎,成為加拿大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嚴寒之都--加拿大首都渥太華☆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Ottawa)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與魁北克省交界處。首都地區(包括安大略省的渥太華市、魁北克省的赫爾市和其周圍城鎮)人口110多萬(2005年),面積4662平方公里。市內有渥太華河由西向東湍流而過,將整個城市南北分開。南部居民是英國移民後代,講英語北部居民是法國移民後代,講法語。裏多河自南向北穿城而過,注入城北的渥太華河。渥太華為加拿大第四大城市,是水、陸、空交通樞紐。水力資源豐富,以輕工業為主,有造紙、木材加工、食品、機械製造等工業。

渥太華處於低地,平均海拔約109米,周圍幾乎完全被加拿大地盾的岩石群所包圍。屬大陸性寒溫帶針葉林氣候。夏季空氣濕度較大,有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冬季由於北面沒有橫亙的山脈,來自北極的乾燥強冷氣流,可以毫無阻擋地橫掃渥太華大地,氣候乾燥寒冷,1月平均氣溫為-11度,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最低氣溫曾達零下39度。春天一來,整個城市佈滿了色彩艷麗的鬱金香,把這座都城裝扮得格外美麗,因此渥太華有“鬱金香城”的美譽。據氣象部門統計,渥太華每年約有8個月夜晚溫度在零度以下,故有人稱其為“嚴寒之都”。

17世紀初,法國探險家塞謬爾·戴·查普雷恩來到這裡。之後英法殖民者便紛至遝來,把這裡逐漸變成了木材集散地。他們沿用了印第安人的叫法,把“渥太華”正式標注在地圖上。在印第安語中,“渥太華”是“貿易”的意思。1756-1763年間,英法殖民者之間爆發了“七年戰爭”。法國戰敗,1763年簽訂了《巴黎條約》,法國把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割讓給了英國。1800年,美國賴特開始在渥太華河北岸伐木,以後發展為赫爾城。1812-1814年英美戰爭期間,裏多河成為渥太華和金斯頓之間的水上安全通道。美軍戰敗,英國從此確立了在加拿大的地位。1826年,英國皇家工程兵中校約翰·拜至此修建運河,加速了該地的發展,當時的工程指揮部所在地被稱為拜鎮。1850年成為鎮,1855年成為市,並以從休倫湖遷來的印第安部落的名稱重新命名為渥太華。1867年英國議會通過《不列顛北美法案》,成立加拿大自治領,才正式定為加拿大的首都。
1900年一場毀滅性的大火,使渥太華受到嚴重的破壞。1937年,法裔建築師雅克·格勒貝承擔了改建渥太華市區的重任。根據雅克·格勒貝的方案,穿越市區的鐵路被移到了郊外,新的政府各部大樓也建在郊外,城市居民區、商業區、辦公區、文化區、科技教育區的規劃和建設全部採用現代英式、法式和美式建築風格,工業區置於下風地帶以使市區免受污染,城內的所有街道和空地全部實現公園化、綠地化。市區道路呈棋盤狀。

渥太華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市中心區位於上城和下城。裏多運河以西,為上城,這裡圍繞著國會山,集中了不少政府機關。坐落在渥太華河畔國會山麓的國會大廈是渥太華著名的建築群,中央有陳設著加拿大各省標誌的大廳和一個高88.7米的和平塔,塔頂有個帶著53個鈴鐺的鐘琴,塔內有戰爭紀念碑。塔的左、右分別是眾議院和參議院,後面是規模宏大的國會圖書館。1915年大廈曾遭火焚,翌年開始重建,1927年竣工。在國會山南,沿著裏多運河是聯邦廣場,廣場上聳立著1939年5月建成的國內戰爭紀念碑。國會大廈對面是威靈頓大街,聯邦政府大廈等首腦機關座落在這條大街上。裏多運河以東為下城區,這裡是講法語的居民集中的地方,這裡有很多重要建築物,市政廳、國家檔案館、加拿大造幣廠以及渥太華歷史博物館和法國羅馬天主教的聖母瑪麗亞大教堂等建築;還有聯邦火車站及具有法國建築風格的鐵路旅館--勞利大樓。 

渥太華是一座花園城市,每年有200萬左右遊客到此觀光遊覽。渥太華市中心區有裏多運河通過。裏多運河以西為上城,這裡圍繞著國會山,集中了不少政府機關。坐落在渥太華河畔國會山麓的國會大廈是一片義大利哥特式建築群,中央有陳設著加拿大各省標誌的大廳和一個高88.7米的和平塔。塔的左右分別是眾議院和參議院,其後是規模宏大的國會圖書館。國會山正南沿著裏多運河的聯邦廣場中央聳立著國內戰爭紀念碑。在國會大廈對面的威靈頓大街上雲集著聯邦政府大廈、司法大樓、最高法院、中央銀行等重要建築。裏多運河以東為下城區,這裡是法語居民集中的地區,擁有市政廳、國家檔案館等著名建築。

加拿大總督府位於上城和下城之外,座落在國會山不遠的伊士斯特維尤鎮洛克立弗公園南面。總督府花園內有一片友誼林,來訪的各國國家元首都要在這裡植樹留念。1997年11月28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加拿大時在此種下了一棵象徵友誼的大果櫟樹,意在祝願中加友誼長存。

渥太華還是一個文化城市,市內的藝術中心有國家畫廊和各種博物館。渥太華大學、卡爾頓大學、聖保羅大學是這個城市的最高學府。卡爾頓大學是一所單一的英語大學,渥太華大學和聖保羅大學都是通行兩種語言的大學。

渥太華還是一個花園城市,郊區到處是草坪、花圃,自春至秋,碧綠青蔥、姹紫嫣紅,美麗的景色每年吸引著眾多遊客。1826—1832年在英國威靈頓公爵倡議下,為軍事目的修建的裏多運河,現在成為著名遊樂中心。當年河上的水閘、水壩等石徹工程,現在成為歷史性文物,夏季可在河上駕駛遊艇,冬季則是天然滑冰場。人們來到這裡欣賞她那四季迷人的風光。

渥太華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為工業、農業、商業和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渥太華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大豆、玉米、甜菜、土豆和煙草,其農業全部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和化肥化,並在加強農業科研和成果推廣的基礎上實現了由“雨育農業”向“生態農業”的轉變。在城區和近郊,傳統的皮革加工、木材加工、造紙、建築材料等工業已不佔重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電子、生物研究與開發、醫療器械、辦公設備、宇航與衛星通訊設備、消防與環衛設備等行業。

渥太華是加拿大的科學文化中心,國家級、市級和大企業公司級的科研機構遍佈全市。最有影響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分別是加拿大國家自然科學研究院和加拿大北美學會。這兩大研究機構集中了全國最有影響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學者,每年有大量的學術成果問世。渥太華市區北部是高技術集中發展的地區,被人們稱為“北矽谷”。幾百家大中小高技術公司雲集在這裡。

渥太華氣候寒冷,冬季漫長,冰上運動十分發達。渥太華市的冰上運動水準在全國堪稱一流,特別是冰球運動,享有盛名。加拿大素有“冰球之國”之稱,渥太華則是“冰球之城”,現代化的室內冰球場遍及全市。


☆問與答☆

為什麼加拿大首都是渥太華?

加拿大美麗的首府渥太華,原本是個小地方。1800年時,此地的 Bytown是渥太華山谷的伐木小鎮。當1857年維多利亞女皇將 Bytown訂為首府時,著時令稕眾人大吃一驚。1865年,議會大廈則聳立於 Bytown的矮房子及帳蓬之中。1937年開始首都地區計劃,使城市與週圍自然環境相協調,因而造就了尊貴樸實的首都渥太華。
渥太華是加拿大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作爲加第四大城市,無論從城市規模還是國際知名度看,渥太華都比不上多倫多、溫哥華和蒙特利爾。但獨特的文化個性、優美的城市風光、閒適的生活情,使渥太華不僅受到加拿大人民的鍾情,而且成爲世界人民旅遊觀光向往的城市之一。

渥太華[市區人口,至今不過三十萬多一點,其中工業人口不足十分之一]的工業規模不大,有一點也偏重在資訊傳播印刷業方面,都是首都作爲政治文化中心所特別需要的。而城市也充分利用在這方面的優勢,發展旅遊事業,每年要接待遊客兩百萬人以上。

渥太華在加拿大的華文報紙上被稱爲渥京;這完全是中國式的。查這“京”用作首都的稱謂時,其字義是“大”;“天子之居,必以衆大言之”這是孔夫子一派編著的春秋公羊傳的解釋。中國古代的開國之君,多是靠武力統一天下的,這天子之居不衆大到足以君臨全國,也就確有可能出現尾大不掉之勢,因此儒生們的主張自有他的道理;但對平等加盟而成爲一個國家的加拿大人來說,自然考慮的也不同了,所以渥太華並不以大取勝,至今市區人口不過三十萬多一點,按人口多少排隊,在全國各城市中得排到第二十位去。

資料來源
地圖來源:GOOGLE MAP
奇摩知識+ www.e-canada.com.cn/0716web/ about_canada/city/ottawa.htm